为进一步加强我院药学和中药学专业实验教学,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,我院拟组队参加2024年12月上旬在成都中医药大学举办的“第八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/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展示活动”,欢迎22、21级药学或者中药学专业同学踊跃报名。 截止日期2024年10月17日,报名方式, 请微信扫码报名,或者到至善楼1111室现场报名,联系人:蒲洪。
湖南医药学院药学院
2024年10月12日
附报名二维码:

附件1:
第八届全国药学/中药学大学生实验技能展示活动形式
第一阶段:实验理论部分 100分 时间1小时
1.基本实验(40分)
该部分为每个选手必答题,题型:单选题和多选题。
2.专业实验(60分)
该部分由药学和中药学两个模块组成。参赛选手可根据所学专业或本人特点任选一模块(每个选手只能选其中一个模块)。
药学模块:
选择题(单选题和多选题)(针对药学专业特点)
中药模块:
选择题(单选题和多选题)(针对中药专业特点)
第二阶段:实验技能部分 100分 时间 2-3小时
所有选手实验操作内容相同(内容兼顾中药专业和药学专业等相关专业基本实验):初步拟定两方面内容:生物(生理、药理学与生物化学)与化学(天然产物化学、药物化学、药物分析)两部分通用技术和操作。以一或两个药物相关实验,涵盖生物与化学相关内容。要求:选手按照试卷给定的实验过程和要求,进行实验,获得相应结果。
竞赛成绩:满分200分。选手得分第一阶段得分+第二阶段得分。
附件2:
全国药学/中药学大学生实验技能展示活动大纲
实验理论与操作内容:药学/中药学大学二年级、三年级和部分四年级的基本实验内容。
药学模块:涵盖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、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、微生物与生物化学、生理学与药理学、药剂学、生药学与天然产物化学等实验教学内容。
中药学模块:涵盖有机化学与中药化学、分析化学与中药分析、中药药理学、中药药剂学、中药鉴定学、中药炮制学、生药学与天然产物化学等实验教学内容。
一、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
实验理论:涵盖内容包括基本化学反应操作、熔点测定、重结晶、萃取、减压和常压蒸馏等内容。
实验操作:某个药物的一到两步合成过程,可能涉及到上述技术与操作。
二、天然产物化学/中药化学
实验理论:涵盖中药有效成分(生物碱,黄酮、挥发油,苷类)提取与分离,重结晶、色谱分离(薄层、柱层析),常见的显色反应(成分检识)。
实验操作:某一个(类)有效成分提取、分离或鉴定过程,可能涉及到上述技术与操作。
三、分析化学和药物分析
实验理论:涵盖一般实验:称量,溶液配制,滴定管、移液管、容量瓶等常见定量容器的使用,玻璃器皿洗涤等;容量分析法:滴定管使用、终点判断、结果计算(包括有效数字位数)等;仪器分析法:红外光谱法,紫外-可见光谱法,荧光光谱法、质谱法气相色谱法,高效液相色谱法,薄层色谱法等分析技术在药物定性或者定量分析中的应用。
实验操作:利用上述分析方法对一个典型原料药或药物制剂进行鉴别、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所涉及到的基本实验操作。
四、微生物与生物化学
实验理论:涵盖微生物的培养、分离、纯化及鉴定技术和糖、脂类、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提取、纯化、鉴定技术以及分子定量等实验技术以及酶学实验等;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操作,常用染色鉴别方法等。
实验操作:在分离鉴定微生物或生物大分子或进行微生物培养及鉴别时,可能涉及到上述技术与操作。
五、生理与药理学
实验理论:动物实验的基本伦理(福利)知识,实验动物的基本技能,动物的正确捉持,给药和采样方法,生理/药理指标的测定以及其常用仪器。常用在体药效学和毒理学评价动物模型(镇痛、抗炎、镇静等)和离体评价模型及其评价指标。
实验操作:在评价某一药物时,可能涉及到上述技术与操作。
六、药剂学
实验理论:常用药物剂型的一般制备工艺和实验技能,包括液体类剂型与特点、固体剂型(制备过程、质量控制、释放度测定)及其注意事项等。
实验操作:设计并制备某一药物制剂时,可能涉及到上述技术与操作。
七、中药药理
实验理论:涵盖动物实验的基本伦理(福利)知识,常用实验动物的捉持、给药剂量的换算、不同给药途径的给药方法、采血、麻醉、处死、解剖、实验原理、实验观测指标等中药药理基本实验技术。常用在体药效学与毒性评价动物模型及其评价指标。实验操作:设计某一动物实验方法和评价药物时,可能涉及到上述技术与操作。
八、中药药剂学实验理论:涵盖中药制剂过程中粉碎、筛析、混合、卫生检验技术,常用中药剂型(合剂、口服液、酒剂、酊剂、散剂、糖浆剂、乳剂、栓剂、片剂、胶囊剂、丸剂、滴丸剂、软膏剂、注射剂、粉针剂等)的制备技术和质量检验技术。
实验操作:在制备某一中药剂型(乳膏或片剂)时,可能涉及到上述技术与操作。
九、中药分析
实验理论:涵盖中药材或饮片、中药提取物、中药制剂的鉴别、检查、含量测定等中药质量分析方法,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和中药制药过程质量控制等知识点。
实验操作:在进行某一中药饮片或中药制剂的鉴别、检查、含量测定或制定其质量标准时,可能涉及到上述技术与操作。
十、中药鉴定学
识别常用中药材及饮片,包括类别、药用部位、粉末的临时制片方法及显微鉴别特征。
十一、中药炮制学
掌握常用炮制方法的知识要点。